为进一步抓实抓细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安全管控。最近,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后勤部组织开展电动自行车隐患整治“回头看”行动,全面筛查392处集中充电设施场地、1949套集中充电设施的安全管控措施,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不遗漏任何一处隐患,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问题,为后续的整改和完善提供精准方向。
在城市交通日益多元化的当下,电动自行车以其便捷、灵活的特点,成为众多员工日常通勤的首选工具。然而,电动自行车引发的安全事故频发,给企业安全生产带来了严峻挑战。自2024年以来,后勤保障部积极推进电动自行车隐患整治,制订实施《电动自行车棚建设管理办法》,改造新建标准化电动车棚124个,配套安装支持过载保护、自动断电功能的智能充电设施581套、安装红外高温摄像头236个,实现停放、充电区域监测全覆盖。这些举措构建起了“人防+技防”的安全管控防线,体现了后勤部在安全工作上的创新与实践。通过制度建设规范管理流程,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为电动自行车的安全使用保驾护航。
他们重点抓好日常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巡视巡查,从制度和执行层面确保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的安全。完善应急预案则是未雨绸缪,为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应对。加强巡视巡查,及时纠正不安全、不规范行为,是将安全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的有效手段。他们抓好停放充电安全管控措施,对进入公司经营范围内场所停放的电动自行车进行登记备案,并配套智能充电控制设施,这是从技术和管理层面提升安全保障水平。登记备案能够掌握电动自行车的基本信息,便于统一管理;智能充电控制设施则可以有效避免因充电过载、过热等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为电动自行车的充电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
由此,我们要象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后勤部那样,持续优化安全管控措施,加强安全宣传教育,积极探索新的安全管理模式和技术手段,不断提升电动自行车安全管控水平,为企业的安全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拧紧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阀”,守护好企业的安全生命线,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安心工作、平安出行。 (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