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3060”双碳目标的提出,“节能增效”越发成为工业领域的热点话题,而技术产品的创新和电机强制标准的出台,是减少碳排放量,实现节能增效的重要手段。
对于电机生产企业来说,新标准实施之后,达不到IE3能效限定值的电机就不得生产、销售,使用单位不得采购,因此电机企业要从技术、装备、工艺、材料和销售等各方面做好生产和销售IE3及以上能效电机的充分准备。
那对于一部分不具备生产高效电机能力的企业怎么办呢?直接停产还是投入重资升级设备,或许都不太可能,如何继续经营生产那估计就只能在“模仿”高效电机上做文章了,针对行业的这种乱象,下面小编整理了部分案例及防范措施。
如今在电机行业,不单是外形会被模仿,甚至品牌商标、名字都会被山寨。虚标身世、给自己贴金是一些“地下工厂”的惯用伎俩。很多消费者是没有贴牌与正规概念的,有的消费者将贴牌电机当成是正牌,因为他们根本就分辨不出来。消费者不会去看电机线圈、内部工艺、铸件上否有正规厂家标识,他们只要看机身铭牌,挂什么牌子就是什么牌子。这些贴牌电机如果单从外观上看,很难看出来。但实际上,质量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近日,湘电集团发布声明,河北唐山某公司使用的一台标有“湘电”铭牌的电机出现定子绕组烧坏问题,湘电售后人员进行现场查证后发现该批两台电机系假冒湘电的产品,湘电法务部立即搜集整理相关证据进行报案。目前,这起假冒电机侵权案件已正式立案,并对涉案人员以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的罪名正式批捕。
▼无独有偶,去年南京起重电机总厂也爆出过类似被假冒仿制的电机产品,造假者通过仿冒其公司电机的外观和铭牌,假冒公司名称地址,在实体店和网店大肆销售,假冒伪劣电机因做工粗糙,偷工减料,电机提升下滑、风轮飞出、电机轴断裂、前盖断裂等质量事故频发,公司接到多起因使用假冒电机引发的质量投诉,更有因假冒电机导致操作人员身亡的严重事故。
电机附件真假对比图
案例回放:疯狂制售假电机 涉案金额近百万
伪造生产可证,伪造ccc强制认证标志,冒用厂名厂址,疯狂制售假冒电动机、水泵4000余台,涉案金额近100万元。2016年,四川阆中工商局经检大队执法人员在一处农家院一举端掉了以一制售假冒电机窝点。
据执法人员介绍,此案经初步调查,犯罪嫌疑人不到两年的时间,当事人共生产各类电动机4350台,各类电动水泵210台,涉案金额超过95万元。执法人员还告诉笔者,当事人生产的电动机及电动水泵等农业机械,要取得相关的生产许可、经国家强制认证及检验合格后,才可上市销售。否则,在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意外,将会危及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如何辨别电机真假问题
1、查看防伪合格证
防伪合格证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授权的,图层刮开后,拨打官网电话,或登录网站:www.c315.cn,可查询产品真伪,且每个防伪合格证上的防伪码仅可查询一次。部分假冒电机虽然防伪合格证外观看上去与真品相像,但防伪图层无法刮开,更没有防伪码可供查询。
2、铭牌不同
每台电动机的机座上都装有一块铭牌。铭牌上标注有该电动机的主要性能和技术数据。铭牌本身就是一个简单的说明书,是选用电动机的主要依据。
最重要的就是量取电动机的数据了,包括中心高度,长度,绕组直流电阻值等等,真牌子字体清晰,现在很多电机的数据都是机器雕刻上去的;
3、铸件外观
正品电机铸件一般采用的是覆膜砂工艺或消失模工艺,散热筋为平行式,铸件表面光洁度高。仿冒电机一般采用粘土砂工艺,铸件表面粗糙,机座都呈圆形,散热筋为发散式。
4、价格核算
价格核算时不加工厂利润,成本价格核算出来后与各个厂家交流后的最低价相比较,低于你核算成本的厂家必然是有问题的,完全不值得信任。俗话说的好:只有买错没有卖错,你相信会有厂家亏本卖给你产品吗?
有的厂家报出的价格甚至买不到电机,必然是假的。有的厂家报出的价格虽然高,但低于你核算的成本,必然电机或控制系统做假或附属件不全。
电机为何会频频出现“傍名牌”乱象?
通常仿造商标、以欺骗性名字混淆消费者视线的都是一些地方性的小企业,对于他们来说,因为产品销路并不广泛,总体数量也不大,只要不形成气候大品牌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管理机构本身对电机行业就不太重视,造成这种现象频频发生。这一切根源都指向,小品牌的违法成本太低,没有畏惧就没有规矩,这是任何行业都通行的法则。
这些仿冒品牌共有的特点是价格便宜。不管是什么时代,价格永远是消费者最敏感的神经,谁都会希望以更低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而小品牌或者就是山寨品牌,往往就是以漂亮的设计、欺骗性的品牌、假高配置和低价格来撬开消费者的钱包,可以说前面铺垫,而低价才是最有力一击。
贴牌电机之所以会泛滥,能够在市场上鱼目混珠,除了因为管理缺失、知识产权意识不足、维权成本过高等之外,与我们国家对造假、售假没有系统的整体监管与处罚不无关系。虽然表面上各种有关部门都设有对假冒伪劣产品的监管部门,但实质上,各部门都没有足够的力量进行监管,落实到位。也没有一个权威机构来有效的监管和统筹,处罚措施也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
奉劝心存侥幸的企业,侵权是条不归路
品牌是企业的核心价值,是企业无价的资产。在市场上享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的品牌本应该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可是因为假冒贴牌车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不仅影响了品牌的形象,也给终端市场造成了视觉混淆。或者,这也正是电机事故频繁出现的原因之一。厂家应该通过强化产品打假的执行力和效率,并联合全国各级工商政府机关,严厉打击假冒、贴牌行为,维护消费者和经销商利益。对于消费者来说,山寨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味追求“低价”与“贪小便宜”,只要相信便宜没好货、一分钱一分货,相信受骗或者买到假货的情况会大幅减少。
法律科普
贴标生产、假冒品牌是典型的销售假冒伪劣商品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况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