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游永磁板块布局的正海磁材(SZ300224,股价12.35元,市值101.3亿元)发布2022年年报。公司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63.19亿元,同比增长87.52%;实现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52.47%。
正海磁材表示,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等下游行业快速发展,公司积极推进产能建设、持续提高产品交付能力,使得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品销量提升,叠加产品销售价格上涨,公司收入及利润均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虽然有永磁材料的带动,但作为另一大主营业务,正海磁材的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仍在亏损。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由子公司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大郡)负责运营,自2017年以来,曾被正海磁材寄予厚望的该项业务,如今已经连续六年亏损。
截至3月28日收盘,正海磁材报收12.35元/股,股价跌幅为1.83%。
去年业绩同比增逾52%
正海磁材涉及的两大主营业务,都与新能源有关,只不过两个主营业务给公司带来的影响却并不相同。
财报显示,在正海磁材2022年的营收构成中,钕铁硼永磁材料及组件板块实现62.28亿元收入,占比达到98.56%。
事实上,该板块的收入同比2021年增长88.54%,也为正海磁材2022年的业绩增长垫定了基础。该板块的增长,与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有关。
正海磁材表示,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公司紧抓市场机遇、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深化客户合作关系,并积极推进产能建设、持续提高产品交付能力,使得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产销量提升。
凭借在永磁板块的强劲增长,正海磁材在2022年实现营业总收入63.19亿元,同比增长87.52%;实现归母净利润4.04亿元,同比增长52.47%。
从目前来看,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放量,也有望带动正海磁材业务的持续增长。正海磁材在财报中提到,目前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在全球车企加码电动化布局、碳减排和促消费等政策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将有望成为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核心增量市场。
不过,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业务也不是没有风险存在。比如,在行业竞争加剧风险中,正海磁材提到,在“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下游新能源汽车等行业景气度及市场前景持续向好,为抢占市场先机,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企业纷纷加快扩产步伐,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如果未来公司不能有效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巩固行业中竞争优势地位,则可能出现客户流失、市场份额下降、盈利能力减弱等情形。
该领域还面临着稀土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在2022年,我国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21.00万吨、20.20万吨,同比增幅均为25%,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叠加工业电机、工业机器人、风力发电等下游需求高速增长,稀土产品供需仍然偏紧,推动上游的稀土价格持续走高。
对此,正海磁材提到,公司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业务所需的主要原材料为钕、镨钕、铽和镝铁等稀土金属及稀土合金。如果未来稀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而公司未能及时有效应对,将可能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电机驱动业务出现连亏
相比于永磁板块对公司业绩的带动,正海磁材8年前切入的另一大板块,继续对公司业绩形成拖累。
正海磁材的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由其子公司上海大郡负责运营。2022年上海大郡研发的一款电机控制器实现量产,产销超2万台,同比增幅较大。
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处于关键地位,因此,国内整车企业及其下属公司和独立的第三方企业均在该领域积极布局。2022年整车厂持续加大垂直整合力度,旗下电驱动系统供应商已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第三方电机驱动系统企业面临诸多压力和更加严峻的竞争挑战,大多数企业的电机驱动系统业务出现经营亏损。
上海大郡显然也未能独善其身。正海磁材提及,报告期内,上海大郡实现营业收入9081万元,同比增长37%,但受市场竞争加剧、原材料上涨等因素影响,尚未能实现盈利。
正海磁材的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由子公司上海大郡负责运营。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是电动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是电动汽车车辆行驶中的主要执行结构,其驱动特性决定了汽车行驶的主要性能指标。上海大郡自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2015年正海磁材收购上海大郡时,形成了2.69亿元商誉,原控股股东承诺其2015年、2016年、2017年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000万元、3500万元、5000万元。
上海大郡2015年和2016年达到了业绩承诺,而2017年受到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和“推荐目录重申”双重政策叠加效应的影响,上海大郡营业收入同比下降39.72%,净利润同比下降193%,业绩承诺未及预期,而且还出现亏损。
正海磁材2017年计提商誉减值1.02亿元,2018年再次计提商誉减值1.49亿元,也导致正海磁材2018年上市以来第一次出现亏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自2017年以来,上海大郡一直未摆脱亏损的尴尬境况,在2022年再亏0.62亿元后,这个曾被寄予厚望的并购标的,已经连亏六年。
如今该板块对正海磁材的业绩贡献有些微不足道。相比钕铁硼永磁材料及组件板块在营收中占比98.56%,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业务在正海磁材的总营收占比只有1.44%。
对于未来,正海磁材对上海大郡的预期也并不乐观,并在2022年财报中提及:受市场竞争加剧、客户端降价需求、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才竞争激烈等因素影响,上海大郡可能会面临持续亏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