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海电机学院一号卫星从西经95.359°,南纬32.956°向我发送了祝福!”“我也收到祝福了——‘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是从535.1千米高空发送过来的!”……今天(6月22日),在上海电机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现场,每位毕业生手机上都收到了来自上海电机学院一号卫星的专属祝福,惊喜之余,大家热烈交流分享着彼此的祝福内容,掀起了典礼的一个小高潮。“不久之前上海电机学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在浩瀚太空中留下了电机人的足迹。而我跟随导师金敏教授研发的新型材料,顺利跟随神舟十五号翱翔苍穹。”材料学院毕业生陆欣昱格外骄傲。
这场毕业典礼以“逐梦天际向未来,踔厉奋发建新功”为主题,精心设计“飞扬•成长”“飞越•前行”“飞翔•逐梦”三个篇章。
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在勉励词将学习“航天精神”作为毕业生离校前“最后一课”的主题,深情回顾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提出永怀热爱祖国之心,在服务奉献中成就理想;保持艰苦奋斗之姿,在自强不息中锤炼品格;秉持严谨务实之行,在团结协作中奋勇向前;激发勇攀高峰之志,在追求卓越中成就未来的殷殷期许。
机械学院研究生刘伸作为学生代表,与本科生、专科生、留学生代表一起,向母校献上了一份礼物——上海电机学院一号卫星1:1模型,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与祝福。据悉,刘伸在校期间成功发表七篇学术论文,参与国产大飞机试验设计,毕业后选择在航空航天智能结构领域攻读博士学位,继续延续航空报国的远大志向。
典礼现场,校党委书记鲁雄刚向入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学生代表授旗,希望同学们充满激情,无悔付出,将青春绚丽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海电机学院准备了“DIY卫星模型”作为毕业礼物,寓意毕业生们保持奔跑飞翔的定位,和母校永不失联。
以下为院长龚思怡的毕业致辞原文:
逐梦天际,启航星河
——在上海电机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上海电机学院院长 龚思怡
(2024年6月22日)
亲爱的2024届毕业生们,各位老师、家长、校友们:大家上午好!
又是凤凰花开季,又到毕业远行时。今天我们欢聚在这里,为上海电机学院2024届毕业生举行隆重的毕业典礼。首先,我谨代表学校,向圆满完成学业的2024届毕业生表示热烈祝贺!向辛勤培育毕业生成才的全体教师致以崇高敬意!向养育和陪伴毕业生成长的家长们表示祝贺和感谢!
时光不语,却镌刻了多少珍贵记忆。同学们一路走来,与祖国同心,与学校同行,共同见证了彼此的成长与进步。
你们是时代奔腾的亲历者,见证了我们国家一个个令人骄傲的伟大成就。你们以青春朝气致敬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壮举而欢欣鼓舞,为科技进步的每一次跨越而心潮澎湃,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而踔厉奋发。你们是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达成的见证者,也将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担当重任。
你们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亲历者,陪伴着母校实现了一个个令人自豪的跨越发展。学校持续夯实产教融合办学特色,积极打造政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培养卓越现场工程师的电机方案更加优化完善,以庆祝70周年校庆为契机,全面开启建设全国示范应用技术大学新征程。你们是学校日新月异变化的亲历者,以昂扬奋斗的姿态为学校快速发展贡献了积极力量!
时光不负奋斗者,岁月垂青追梦人。2024届毕业生中,有近260人投身临港新片区,服务国家战略;近70人加入航空航天领域头部企业,为“国之重器”奉献青春;474人继续求学深造;25名毕业生参军入伍,保家卫国;11名同学报名参加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将青春绚丽之花绽放在祖国的广袤大地。
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涌现了许多优秀典型:电气学院徐铭杰同学立志航天报国,在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斩获佳绩,顺利入职中科航天;机械学院西热扎提同学,把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获评“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荣誉称号;商学院伍雯佳同学奋发向上,先后获得12项奖学金、17项荣誉称号和7项市级以上科创竞赛奖项,志愿服务总时长超过400小时;电子信息学院周嘉钰同学刻苦钻研,获得了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的宝贵机会,即将赴匈牙利求学深造;高职学院朱雨柯同学毅然报名参军,在请缨担当中铸就新时代好青年;研究生刘伸同学,在校期间发表7篇学术论文,参与国产大飞机试验设计,他选择在航空航天智能结构领域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留学生AIMAN同学,努力学习中国文化,积极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多次获得上海市政府奖学金。同学们的奋斗故事还有很多,我由衷地为大家的成长感到骄傲和自豪,“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电机精神已经涵养为你们共同的气质品格!
各位同学通过各自的努力顺利完成了学业,可惜今年大家的毕业证书上还没能写上我们梦想大学的名字,但不久之前“上海电机学院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已经展现了学校建设航空航天特色高校的决心和实力,全体电机人正在脚踏实地逐梦天际、启航星河。今天,我想把学习“航天精神”作为你们离开电机校园前最后一堂课的主题。
中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老一辈科学家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艰苦奋斗、自力更生,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2003年神舟五号完成首次载人飞行。一代代长征运载火箭点火起飞,卫星环绕地球,嫦娥奔赴月球,天问探访火星,航天员进驻天宫。九天揽月的梦想终于成真,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既是一部中华民族自主创新的历史,也锻造出了丰富的航天精神谱系,其中包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自主创新、开放融合、万众一心、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等。
以上这些航天精神的内容表述各有侧重,但可以梳理为以下四方面内容:热爱祖国、乐于奉献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严谨务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价值追求,这些就是航天精神谱系的核心。大家是否发现“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电机精神竟与航天精神是如此契合!临别之际,我以此作为寄语,与同学们共勉。
一是永怀热爱祖国之心,在服务奉献中成就理想。一部中国航天发展史,就是一代代航天人爱国报国的奋斗史、奉献史。从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事业开拓者,到隐身戈壁的创业大军,到开发“大三线”的无名英雄,再到赶超世界一流水平的新一代航天生力军,几代航天人使命相连、接续奋斗,用智慧、汗水乃至生命铸就了我国航天强国的地位。爱国奉献,就是要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把个人之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中。同学们,希望你们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标定青春航向,把属于自己的青春荣光镌刻在祖国大地上。
二是保持艰苦奋斗之姿,在自强不息中锤炼品格。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参与“东方红一号”任务的老科学家回信中指出,“不管条件如何变化,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志气不能丢。”北斗导航工程正是我国积极寻求与欧洲合作,屡次碰壁后,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的重大胜利。当今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机遇与挑战前所未有。越是困难,越显担当。希望同学们永葆蓬勃朝气和坚韧斗志,不惧艰险、勇挑重担,时刻保持蓄势待发的起跑姿势,在通往未来的前行之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三是秉持严谨务实之行,在团结协作中奋勇向前。严谨务实是由航天事业的特点决定的,一个很小的失误就有可能造成全盘失败,团结协作更是航天人的优良作风。在“巨浪一号”研制期间,由于技术问题太多、太复杂,黄纬禄院士提出了“有问题共同商量,有困难共同克服,有余量共同掌握,有风险共同承担”的“四共同”原则,时至今日,仍然是航天科研战线协调解决问题的“金科玉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古今事业必成于实”,“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希望同学们在各自岗位上严谨务实、精益求精,以宽广的胸怀、包容的心态提高协作本领,汇聚发展合力,展现电机人的素养和风采!
四是激发勇攀高峰之志,在追求卓越中成就未来。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断取得里程碑式的辉煌成就,靠的就是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通过嫦娥四号探测器和鹊桥一号中继卫星,我们成功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仅通过一次发射,天问一号探测器实现了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壮举。走过的路昭示我们,唯有勇于创新、不断超越,才能在时代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同学们,希望你们能够始终保持勇攀高峰、追求卓越的精神力量,在关键领域的“卡脖子”技术上不断突破,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战场上施展抱负,在实现制造强国、航天强国的新征程中建功立业!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生逢盛世,乃我辈之幸;于盛世中奋斗,乃我辈之责!亲爱的2024届毕业生们,愿你们学习航天精神,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愿你们满载母校祝福,在强国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实现理想和抱负,在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中书写奋斗和精彩!
毕业这堂课先上到这里,大家边听边思考,估计也有话想说。近期有高校毕业生向母校喊话:“母校!你要变强!你要努力提高我的学历啊!”上海电机学院是有宏伟目标的大学,但幸福不会从天而降,需要全体电机人共同努力,包括我们的毕业生们。现在,我想请全体教师、学生一起来喊话:电机人,你要努力!电机学院,你要变强!
亲爱的2024届毕业生们,毕业快乐!今年的毕业礼物是“电机一号卫星”的模型,祝愿你们保持奔跑飞翔的定位,和母校永不失联!祝福你们勇敢向前、收获美好!
作者:吴金娇
文: 吴金娇图:上海电机学院编辑:储舒婷责任编辑:樊丽萍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